|
|
您当前的位置:妇女会首页
> 妇女维权 |
性别歧视仍是女大学生就业的拦路虎
|
如果说女性能撑起半边天,那么大学校园里的那些有理想、有知识的女大学生就应该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然而,在就业之路上,她们是否会遇到一路绿灯呢?近日,记者带着疑问对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 用人单位性别歧视严重 --91.9%的女生感受到性别偏见 陆子清毕业于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对外汉语专业,今年已经是她硕士毕业、回家乡天津找工作的第三年。无奈的是,到目前为止,她还未找到过真正意义上的专职工作。在这3年中,陆子清几乎跑遍了本市所有高校,得到的答复都是--我们一般招收博士生,如果是硕士生,我们愿意要男生。就这样,陆子清连一个高校教辅岗位都没有谋得上。而她的男同学们,早就先后找到了高校的教师工作,其中两个幸运的男生还进入了北京大学工作。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医学专业硕士生赵静身上。赵静的导师是天津医大第二附属医院的主任,在赵静毕业那年,导师只把自己带的男硕士毕业生留在了自己的科里,没有着落的赵静只好到一家药企去当医药代表。 由中国妇女杂志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女性生活蓝皮书》中收录了全国妇联发展部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指出,56.7%的被访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感到“女生机会更少”。91.9%的被访女大学生感受到用人单位的性别偏见。被访女大学生中,21.1%的人“经常”感觉到性别偏见,25.3%的人“时常”感觉到,45.4%的人“偶尔”感觉到。理学类专业的被访女大学生"经常"感觉到用人单位性别偏见的比例最高(38.6%),工学类其次(26.9%),再次是文学类(22.7%)。 用人单位强调自由选择权 --“性别亏损”凭什么由企业承担 记者发现,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网站上赫然写着“销售经理,限男性”、“招聘男性研发人员”这样的条款。一位人力资源总监认为,这不是歧视女性,企业有自主、自由选择人才的权利。按照他的解释,销售经理需要喝酒应酬、经常出差,这种工作性质不适合女性;而科研人员工作辛苦,有时要24小时泡在实验室,如此辛苦的工作也不适合女性。“或者这样说,如果招一名女性,我们还得考虑她的安全问题,太麻烦了。” 更有一些用人单位表示,女大学生毕业后年龄也不小了,她们将面临怀孕、生育、哺乳等一系列问题,会给工作带来很多不便。“一些女性当上妈妈后,生活的重心将转移到孩子身上,花在工作上的心思会少很多,这对企业来说也是一种很大的损失。”天津HR联盟会员、某私企HR薛某说得很坦诚。 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在人才供不应求的今天,自己的选择面很大。既然国家或相关部门没有鼓励招聘女性的政策,那么"性别亏损"的损失不应由企业来承担。 女大学生:愤怒之后只能沉默 --性别歧视维权难 面对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愤怒过、悲伤过,但最终都选择了沉默。也许,沉默才是她们直面性别歧视的最好选择。 在回答“遇到性别歧视会如何面对”这个问题时,大部分女生的回答是:“我们有什么办法啊?毕竟我们是弱势群体。这家不要我们,就赶紧抓紧时间找下一家,哪有时间和精力去维权、起诉啊!”也有女生表示,“就算起诉成功了又怎么样,赔偿不了几个钱,耽误这功夫简直是浪费生命。如果说起诉是为了得到这个岗位就很可笑,难道逼着人家要我不更可笑吗?就算是法院逼着公司把我招进去,我到了这家公司不受排挤才怪,还没有什么前途可言。” 据了解,《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没有特殊要求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招聘妇女或提高对妇女的招聘条件。但女性求职者遭遇了性别歧视后欲起诉用人单位,维护自己的权益,却困难重重。天津击水律师事务所的一位律师表示,即使女性求职者最终选择了起诉,但最大难题却摆在她们面前,那就是如何搜集到“歧视”证据。缺乏证据,用人单位往往会找出各种各样的借口,掩盖其歧视本质
|
|
[返回上一页] [发布时间:2012/4/9 15:16:22] [浏览次数:1081]
|
|
|